最近看到不少人在说银行股有泡沫网络配资公司。
也有不少人骂银行股在抱团。
我有两个问题:
1.什么是泡沫?
2.为什么银行会被骂?
把这两个问题回答了,才能真的搞清楚银行有没有泡沫。
一、为什么银行会被骂?
大家有没有发现,如果是科技股,题材股上涨,我们通常是见不到什么骂声的。
但银行股上涨就总是被骂。
还有一个现象,如果科技股和题材股上涨,即便银行也上涨,但同样没人骂银行股。
仔细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。
股民之所以这么“恨”银行,是因为他们没有买。
而银行跑出相对优势,往往是在科技股和题材股表现不好的时候。
你想想看,如果你满仓题材股,都跌了20%了,但银行股居然逆势上涨5%。
虽然5%的涨幅压根就不算什么,但跟自己持仓跌20%相比,简直就是在拉仇恨。
骂是一种情绪的宣泄,而带有情绪的人大都是不理智的人。
所以骂通常也是在无脑的骂。
为啥股民不爱买银行股呢?
还不是因为他们的投机心理太强,看不上银行那点弹性。
虽然银行股的长期收益是比较高的,2005年至今涨了13倍。但股民哪会看长期呀。他们巴不得天天涨停。
同样的,当年茅台连续上涨的时候,股民也会骂。因为茅台股价太贵,大多数股民买不起。
买不起的东西还不停涨,不被骂才奇怪了。
因此呀,我们要去理解骂声背后的大众心理。这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。
但凡科技股和题材股开始表现了,他们才不会在意银行到底涨不涨呢。
由于大众带着情绪在判断银行,所以说银行有泡沫的话,并不一定是客观的。
二、银行有泡沫吗?
所谓的泡沫是指资产价格严重高于价值。
虽然价值不可能被准确计算,但好歹还是能大致估算一下的吧。
首先,现在银行整体的PB只有0.67倍,PE是6.61倍。
这能叫有泡沫?
如果这都叫泡沫网络配资公司,那些小微盘叫什么?
好歹银行还是在赚钱的吧,很多小微盘股票可都是在亏钱的。
银行属于典型的价值股,前几年由于市场偏见,没人愿意买。PB被捶到连0.5倍都不到。
这毫无疑问就是极度低估的表现。
那么势必在某一天,它的价值会被发现,实现均值回归。
如果一个资产被严重低估,即便涨了一倍,它可能还是低估的。
所以根本不能用涨幅来判断有没有泡沫。
比如,当年白酒跌到了不到9倍PE,那么即便估值涨一倍,也不能说它有泡沫。
那么问题来了,0.67倍PB的银行,到底贵不贵呢?
这就留给大家自行判断了。
我个人的观点是,这不算是极度低估了,但也算不上贵。
只不过想在上面赚明显的超额就有点难了。
三、银行利润会不会暴雷?
在计算估值时,有一种观点认为银行未来的业绩会停滞,所以现在估值再低也不值得配置。
如果真是这样,保险公司是傻吗?买了这么多的银行股。
质疑银行业绩的主要原因是净息差在收敛。
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,银行业的景气度到底跟什么有关?
净息差收敛是永久的结构性问题还是周期性问题?
银行未来只能靠存贷利差获利吗?
银行是万业之母,它做的是钱生钱的生意。
所以,它的景气度跟宏观经济息息相关。
当经济走弱时,银行就会让利,反哺经济。帮助经济走出阴霾。
等经济走出阴霾后,它的业绩就能回归。
所以银行也是一种顺周期行业。
政府和企业也有类似的关系。
经济不好的时候,政府就会减税让利,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等经济复苏后,它才能收到更多的税。
人们当下对银行没信心,背后的本质是对中国经济没信心。
但没信心是一回事,中国比以前强大是另外一回事,这就是明显的预期差。
人们的感觉往往都是不靠谱的。
四、银行在抱团吗?
咱们要理解一下什么是抱团。
抱团常常是一种被动行为。
比如,当年公募抱团新能源和医药,是因为他们有业绩和考核压力,如果不去抱团上涨最好的板块,就会被基民用脚投票。
业绩不好就会导致规模下降,进而影响基金经理的收入。
同理,现在私募量化在小微盘上的抱团也是一种被动行为。
当抱团发生时,我们往往能看到这个板块的成交额占比大幅提高。
比如,最近小微盘的成交额占比就在新高附近了。
今年以来,银行的成交额占比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不高。说明并非是资金在抱团。
中证2000现在的成交额占比达到35%,其自由流通市值是5.3万亿。
而银行整体的自由流通市值是3.18万亿,成交额占比只有区区的2.2%。
银行是一个典型由配置资金主导的板块,所以他的上涨根本不需要多大的成交额。
买银行的主力主要是险资,他们每个月都有新增保费要进行配置。
所以是缓慢持续的流入,不大可能造成银行过高的拥挤度。
配置资金的买入和交易资金的买入是不同的。
交易资金往往会带来股价的急涨急跌,而配置型资金买入,股价的波动很小。
我们从银行的走势就能看出,它的波动率常年都很低。说明大部分交易资金根本就看不上银行。
而配置型资金买入,考虑的主要是股息率和稳定的ROE。
当下银行整体的股息率在4.5%左右,而十债利率只有1.7%。
因此险资还会慢慢持续的买入。
还要注意,这里是配置型资金占主导,但凡有交易资金向拉升,配置资金就把货倒给他们。
所以交易资金根本就不敢来这里撒野。
他们大都回去炒题材股,因为他往上拉,就会有无数散户跟风。
五、投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
请注意,我写这篇文章不是在推荐买入银行。
每个人的风险偏好,投资策略,资金规模,性格倾向都不同,银行股不可能适合所有人。
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投资策略。
一旦策略跟自己匹配不当,无论买什么都会亏钱。
举个例子,假如在你买入银行股后,科技行情起来了。
自己持有的银行一点都不涨,而科技股天天大涨,你能扛住诱惑吗?
很可惜呀,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股票什么适合自己!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